房屋拆除改造检测内容如下:
1、根据混凝土外观和强度变化判断混凝土受火温度
1) 观察火灾作用后现场混凝土构件的外观特征,确定其表面温度
2) 根据混凝土表面强度变化判定火场温度。
a. 测定回弹值。混凝土经高温作用并冷却后其微观结构受到损害,表面硬度发生变化,结构的各部位在实际火场中受热温度不同,各部位的回弹值也不同,故可用回弹仪检测混凝土构件表面硬度来判定其受热温度。一般来说受热温度越高,回弹值越小,回弹值降低率越大。
b. 用超声波检测判别。可以根据超声波在混凝土内部传播速度的改变定性地说明混凝土结构某部位的烧损程度,进而说明该部位的受热温度的高低,以此判断火势蔓延方向和起火部位。
2、检测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烧损程度
2. 1 检测混凝土构件的烧伤深度
混凝土中的Ca (OH) 2 受热分解,混凝土便呈中性,因此可用1 %的酚酞酒精溶液检测混凝土中性化深度,也即测定了混凝土构件的烧伤深度。也可采用超声波检测混凝土构件的烧伤深度,实验证明,超声波脉冲的传播速度随混凝土被烧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因此可根据超声波在混凝土内部传播速度的改变来测定混凝土构件某部位的烧伤深度。
2. 2 检测构件的混凝土强度
受火后的混凝土结构,各构件的不同部位受损程度各不相同,且混凝土具有热惰性,在升温过程中,混凝土构件内部存在一定的温度场,构件内部温度要比外部受火面的温度低得多。因此用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构件强度时,材料的变异使回弹值离散性较大,且不能测出烧伤层以内的混凝土强度。对于受火的混凝土结构构件,采用钻芯法是较准确的强度检测方法,但由于钻芯法属于半破损法,钻芯不宜过多,因此可将钻芯和回弹相结合,用钻芯法的检测结果来校核、校正回弹法的检测结果。
2. 3 检测和判定火灾后钢筋的强度和性能
大量试验表明:火灾对钢筋的影响比混凝土小,对于Ⅰ级、Ⅱ级钢筋经900 ℃以下的高温后其屈服强度、极限强度与常温时基本相同,经1 000 ℃高温后其强度下降10 %。由于钢筋构件混凝土保护层的作用,通常构件中的钢筋温度低于此值,可以说火灾一般对Ⅰ级、Ⅱ级钢筋的影响不很大。但是,在600 ℃以上的高温却使冷却后的冷拔低碳钢丝强度大幅下降40 %左右,从中可以说明火灾对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板的影响较大,由于建筑荷载大部分承重在板上,从而破坏结构的整体性,造成更大的危害。
混凝土结构加固的主要方法有:
(1)增大截面加固法:增大原构件截面面积或增配钢筋,以提高其承载力和刚度,或改变其自振频率的一种直接加固法,适用于混凝土受弯、受压构件的加固。
(2)置换混凝土加固法:用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置换原结构中受压区强度偏低或局部有严重缺陷的混凝土的一种加固方法,适用于承重构件受压区混凝土强度偏低或严重缺陷的局部加固。本方法的关键是新旧混凝土结合面的处理效果必须达到使新旧混凝土协同工作的要求。
(3)外加预应力加固法:通过施加体外预应力,使原结构、构件的受力得到改善或调整的一种间接加固法。原来主要采用普通钢筋施加体外预应力,近些年无粘结钢绞线在体外预应力加固中得到了应用。本方法注意对预应力钢筋、钢绞线的防火保护。
(4)外粘型钢加固法:对钢筋混凝土梁、柱外包型钢、扁钢焊成构架并灌注结构胶粘剂,以达到整体受力、共同约束原构件要求的加固方法,适用于需大幅度提高截面承载力和抗震能力的钢筋混凝土梁、柱结构的加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