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靠性鉴定主要是指建筑结构的可靠性鉴定,其定义为:
结构在规定时间内(即设计时所假定的基准使用期)、规定的条件下(结构正常的设计、施工和使用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如强度、刚度、稳定性、抗裂性、耐久性)的能力。这一定义将结构的可靠性归结了三个基本的功能,其分别是安全性功能、适用性功能和耐久性功能。其中,(1)安全性功能是指,在正常设计、施工和正常使用条件下,结构应能承受可能出现的各种荷载作用和变形而不发生破坏;在偶然事件发生时和发生后,仍能保持必要的整体稳定性,而不至于倒塌。
(2)适用性功能是指,在正常使用时,结构应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其变形、裂缝或震动等均不超过规定的限值。
(3)耐久性功能是指,在正常使用、正常维护条件下,结构应具有足够的耐久性。如保护层不得过薄。裂缝不得过宽而引起钢筋锈蚀,混凝土不得在化学腐蚀环境下影响结构预定的使用年限。对于结构可靠性的鉴定程序主要有:调查、检测及计算分析,按照现行设计规范和相关鉴定标准进行综合评估。目前,结构设计在工业建筑当中,一般情况下建筑物会产生相应的变化,是由于生产设备的改变的情况下及生产容量的变化下发生的,而且,要保证工业建筑设备及工业建筑物的使用时间,在工业建筑当中,还应该对其投资预算及建筑结构设计要准求吻合。
现场检测的方法与要求
建筑结构的现场检测方法很多,每种方法都有相应的检测技术标准,譬如《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和《钻芯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等等。选用检测方法时应遵循下列基本规定:
(1)根据检测项目、检测目的、建筑结构状况、现场条件并结合已有检测手段和设备来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2)现场检测宜优先选用对结构构件无损伤或损伤较小的检测方法。当选用局部破损的取样检测方法或原位
检测方法时,宜选择结构构件受力较小的部位,并不得损害结构的安全性。当对古建筑和有纪念性的既有建筑结构进行检测时,应避免对建筑结构造成损伤。对重要和大型公共建筑的结构动力测试,应根据结构的特点和检测的目的,分别采用环境振动和激振等方法。对重要大型工程和新型结构体系的安全性监测,应根据结构的受力特点制定监测方案,并应对监测方案进行论证。
(3)对于通用的检测项目,应选用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对于有地区特点的检测项目,可选用地方标准;对同
一种方法,地方标准与同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不一致时。有地区特点的部分宜按地方标准执行,检测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操作要求应按国家标准或行业执行;当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的规定与实际情况确有差异或存在明显不适用问题时,可对相应规定做适当调整或修正,但调整与修正应有充分的依据,调整与修正的内容应在检测方案中予以说明,必要时应向委托方提供调整与修正的检测细则